Skip to main content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依据治疗指征,确定根除方案也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是,随着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程度提高,临床医生的经验也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成功根除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原因何在呢?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可能与菌种的特性有关,也可能通过菌株的变异或者基因的转移获得,后者主要涉及到:①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②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③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④细菌对药物的外排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主要是各抗生素靶基因的突变所致,同时也与外排泵和孔道蛋白等改变有关。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一般与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数呈正比,即突变位点数越多,耐药性越强。单个位点突变多数导致低水平耐药,而多个位点突变导致中度或高度耐药,特别是克拉霉素基本可以依据突变数量确定其耐药程度。

  幽门螺杆菌基因型与表型耐药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传统药敏实验是幽门螺杆菌耐药检测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幽门螺杆菌苛刻的培养条件、较长的培养时间、不同实验室培养阳性率差异大,使得幽门螺杆菌药敏实验在临床上可操作性很低,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几乎依据临床经验用药,使得幽门螺杆菌耐药率不断升高。近年来,随着对幽门螺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耐药突变在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指导治疗,近期有学者根据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型指导患者的根除治疗,获得了很高的根除率。该结果不仅提示基于耐药突变指导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其临床根除效果可能高于传统药敏实验。

  随着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普及,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日益严重。幽门螺杆菌对各类抗生素均有其特异的耐药机制,且耐药机制复杂,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监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根除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细菌敏感性检测方法对检测的操作要求高,费时费力,不适宜广泛开展;新兴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正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公众号成大夫消化科